許昌垃圾焚燒發電(許昌天健易地改建)項目+ 查看更多
許昌旺能環保能源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潁昌街道香山公園南側,承擔著許昌市居民生活供暖和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等民生保障任務。公司注冊于 2011 年 12 月 29 日,注冊資本 3.29 億元,是浙江旺能環保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公司主營業務為售電、熱電聯產、生物質能發電、環境衛生管理。
投產之后徹底解決了許昌市“垃圾圍城”問題,節約了土地資源,有效控制了環境污染,在節約能源、無廢城市建設、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實現資源綜合利用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案例介紹
一、項目名稱
許昌垃圾焚燒發電(許昌天健易地改建)項目。
二、項目概況
項目位于許昌市西郊香ft公園(原垃圾填埋場封場而建)以南,龐莊村以西,垃圾填埋場以北及以東地塊,占地 179 畝,投資約 10.5 億元。
本項目服務范圍設定為許昌市域及附近周邊縣城所有能收集的垃圾,近期主要考慮市本級、禹州市、長葛市、襄城縣,遠期考慮鄢陵縣和一期服務區域增量以及鄉村垃圾。
三、項目規模
建設 3 臺 750 t/d 機械爐排焚燒鍋爐,配 2 臺 25 MW 抽凝機組+ 1 臺B15 MW 背壓機組; 并預留遠期擴建場地及條件。建設的主要內容是為滿足 2 250 t/d 垃圾焚燒發電所需的所有主輔工程,包括垃圾儲運系統、垃圾焚燒系統、煙氣凈化系統、除渣系統、除灰系統、化學水處理系統、電氣系統、控制系統、滲濾液收集及處理系統、點火油系統、壓縮空氣系統等。
四、技術特點
項目采用“SNCR 脫硝(氨水還原劑)+旋轉噴霧半干法脫硫[脫硫劑 Ca(OH)2]+活性炭噴射除二噁惡英、重金屬+布袋除塵器”煙氣凈化工藝。
為了長期、穩定、可靠地運行,該工程選用技術成熟可靠的爐排爐焚燒方式。爐排面由獨立的多個爐瓦連接而成,爐排片上下重疊,一排固定,另一排運動,通過調整驅動機構,使爐排片交替運動,從而使垃圾得到充分的攪拌和翻滾,達到完全燃燒的目的,垃圾通過自身重力和爐排的推動力向前前進,直至排入渣斗。爐排分為干燥段、燃燒段和燃燼段三部分, 燃燒空氣從爐排下方通過爐排之間的空隙進入爐膛內,起到助燃和清潔爐排的作用。
五、項目優勢
自許昌被列為全國 11 座“無廢城市”試點城市之一以來,不斷探索建立健全“無廢生活”體系,實施生活垃圾全過程管理,生活垃圾處理成為“主力軍”。
隨著城市快速發展,人口不斷增多,生活垃圾不斷增加,傳統的填埋處理方式已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許昌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也由填埋轉變為焚燒發電,真正實現無害化處理。隨著許昌旺能環保能源有限公司投入運營,許昌采用了更先進的終端處理設備,每天能處理 2000多 t生活垃圾,發電約 70萬 kW?h,不僅可以解決城市垃圾的處理問題,還能讓這些垃圾“變廢為寶”。通過技術處理,原本對環境有影響的各種垃圾轉變為新能源, 重新投入經濟建設,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助力許昌“無廢城市”建設。
六、工程創新
1.工程技術難點
主廠房規模大、占地少、布局緊湊科學,工藝先進,技術領先、設備優良。
發酵工藝:垃圾坑內堆積發酵 7 天左右。
二噁惡英充分燃燒工藝:燃燒時間超過 2 秒。
灰渣利用工藝:利用來自鍋爐蒸汽帶動汽輪發電機組發電,發電后蒸汽冷卻成冷凝水回收利用。
煙氣處理工藝:煙氣 SNCR 爐內脫硝+半干法反應塔中和脫酸+干粉噴射脫酸+活性炭吸附二噁惡英及重金屬+布袋除塵等工藝。
垃圾坑防滲漏要求高,有限空間吊裝量大,高壓焊口多(高壓受監焊口 24 559 道,焊口無損檢測通過率達到99.5%)。
2.新技術應用
新技術應用
大項 | 子項 | 應用部位 | 應用效益 |
鋼筋與混凝土 技術 | 2.3 自密實混凝土技術 | 設備基礎灌漿料 | 利用自密實混凝土的高流動性,保證基礎施 工質量 |
2.5 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 | 垃圾庫底板 | 增強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確保池體無滲漏 | |
2.8 高強鋼筋直螺紋連接 技術 | 鋼筋套筒連接 | 確保接頭連接質量,減少現場焊接帶來的光 污染,提高功效,縮短工期 | |
模板腳手架技術 | 3.5 整體爬升鍋平臺技術 | 煙囪 | 節省工期,施工方便 |
鍋結構技術 | 5.6鋼結構滑移、頂(提) 升施工技術 | 垃圾庫鋼結構 | 利用滑移技術安裝垃圾庫鋼結構,節約成本 |
機電安裝工程 技術 | 6.1 給予 BIM 的管線綜合技術 | 機電管線 | 綜合協調,模擬布設,保證安裝工程一次成 優,提高施工式效 |
綠色施工技術 | 7.3 施工現場太陽能,空氣 能利用技術 | 道路、宿舍、辦公 室 | 節約能源、保護環境 |
大項 | 子項 | 應用部位 | 應用效益 |
綠色施工技術 | 7.4 施工揚塵控制技術 | 施工現場,道路 | 減少施工帶來的環境影響 |
7.5 施工噪聲控制技術 | 主廠房,木工期 | 減少施工帶來的環境影響 | |
7.7 工具式定型化臨時設 施技術 | 臨邊洞口防護 | 提高周使用率,節約材料且安全美觀 | |
信息化技術 | 10.1 基于BIM 的現場施工管理信息技術 | 項目全過程 | 綜合布局、科學高效 |
10.2 基于大數據的項目成 本分析與控制信息技術 | 項目全過程 | 優化成本控制 | |
10.3 基于云計算的電子商務采購技術 | 項目全過程 | 節約成本、提高功效 |
本工程采用了建筑業十項新技術 6 大項 13 子項。
爐排框架縱墻鑄件、水冷壁施工平臺獲得實用新型專利 2 項;110 kV 油浸變壓器注油施工工法,利用軌道和載重坦克車滑移屋面網架施工工法,有限空間內垃圾焚燒鍋爐安裝施工工法均獲得省級工法 3 項。